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粮食产后减损 传感器来助力
2021年04月13日 09:18:24
来源:仪表网 点击量:6012

众所周知,传感器的发展为人们解决了诸多困难。随着智能化发展的推进,智能传感器也逐渐在市场上流行起来,并开始运用在各行业中。那么,你知道在粮食监测促减损方面,用到了哪些传感器技术吗?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加快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也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作为包含“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粮食质检体系等三大项目的“优质粮食工程”,正是近年来我国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举措。随着“优质粮食工程”实施、粮食产后服务体系落地,也从实处为我国粮食减损带来利好。
据粮食部门测算,我国每年因虫霉鼠雀造成粮食损失浪费400亿斤以上,这些都是因为由于农户储存设施简陋、烘干能力不足、缺乏技术指导服务等,其损失比例在8%左右,随着科学科技的发展,有着更大作用的传感器技术运用到粮食监测上来,促减损。
众所周知,传感器的发展为人们解决了诸多困难。随着智能化发展的推进,智能传感器也逐渐在市场上流行起来,并开始运用在各行业中。那么,你知道在粮食监测促减损方面,用到了哪些传感器技术吗?
首先,是温度传感器,它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早开发,应用较广的一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市场份额大大超过了其他的传感器。从17世纪初人们开始利用温度进行测量。针对粮食温度等监测问题,我国从2000年就开始实施数字粮情测控系统,按照一定的密度部署单总线温度传感器,帮助粮仓实现数字温度的实时监测。
再者,湿温度水分一体化传感器,在之前采用温度传感器等湿度检测,只能有限的几个温度监测点来得到仓内外湿度,水分检测并没有大量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针对粮情监测行业只有在粮食出现霉变的时候才能有效测量,不能提前做预防、不能实时监测粮食水分的痛点,我国一企业又研发了业界温度水分一体化传感器。其是将水分传感器密封,同时将与水分传感器相连的两个电极也密封在工装中,来测量粮食的水分。使用此技术,可以实时的了解储存粮食的情况,以便于我们针对所出现的问题,做相应的措施。
民为国本,粮为民本,粮食安全关乎着每一个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加上今年受特殊事件的影响,粮食安全更加脆弱的当下,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刻不容缓,促减损,相关传感器来助力。
上一篇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最高支持3500万元!怀柔科学城出台20条新政推动科学仪器和传感器产业创新发展
北京怀柔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发布20条新政精准支持怀柔科学城科学仪器和传感器产业创新发展。2025-07-10 14:24:48 -
近日,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尼尔斯·玻尔研究所团队利用了两种关键技术开发出新型可调量子传感技术——一种混合量子系统,能帮多种技...2025-07-07 13:44:03
-
近日,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科学家利用量子效应原理,首次开发出一种无需外部光源的新型生物传感器,为光学生物传感技术在医疗...2025-07-01 13:20:10
-
5月12日至30日,由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联合锡林浩特国家综合气象观测试验基地,完成国产探空仪湿度传感器的同球比对试验。2025-06-11 11:34:29
-
近日,复旦大学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研究团队、脑科学研究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团队,经过7年攻关,共同开发出全...2025-06-06 11:27:15
-
赋能智能制造与安全运行的“精准之眼”,高精度压力测量及校准线上会议即将开启
2025年6月4日13:00,为突破测量精度极限、构建全生命周期校准体系,化工仪器网联合福禄克测试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共同举办“...2025-06-03 10:37:49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