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物理所等制备出超高非线性的二维材料复合光纤
2020年10月10日 12:04:23
来源:物理研究所 点击量:5309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白雪冬课题组,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刘忠范,北京大学研究员刘开辉合作,提出一种液相辅助两步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多孔光纤孔内壁上直接生长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制备出具有超高非线性的二维材料复合光纤。该方法解决二维材料前驱体在大纵横比光纤中传质不匀的问题,实现多种二维材料及其合金在不同种类规格光纤(空心石英管光纤和光子晶体光纤等)中均匀全覆盖生长,长度可
【化工仪器网 科技前沿】随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光纤已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撑。非线性光纤作为一种特殊用途光纤,在新型光纤通讯技术中具有重要应用和发展前景,并在光波长转换、超快光纤激光和超连续激光等光物理基础以及器件研究等领域具有应用潜力。然而,传统石英光纤仅表现出微弱的奇数阶非线性效应,限制其在非线性光学领域的应用。当前,提高光纤非线性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类:通过光纤结构优化设计,减小光纤的有效纤芯面积,进而提高光纤非线性;通过对传统石英光纤纤芯进行掺杂(如硫化物)或者直接生长非石英纤芯(如锗、硅等)来增加光纤非线性系数。但是,以上方法对光纤非线性提升效果有限且制备成本较高。因此,需要开发具有高非线性光纤的制备方法。
二维原子晶体材料是目前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如石墨烯、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和六方氮化硼等,均具有较优的物理性能。尤其是光学特性,不同能带结构的二维材料可具备从紫外到微波的超快宽带光学响应、可调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和高非线性系数等特点,掀起二维材料与光纤光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研究热潮。此前主要通过转移或涂覆的方式将二维材料与光纤结合,实现二维材料的光学增强效应。但是,该方法一般需要人为改变光纤结构(例如侧剖和拉锥光纤)以实现材料与光纤中传输光的倐逝波的耦合,影响光纤的性能,增加不必要的损耗,且转移和涂覆工艺不利于高性能复合光纤的批量制备。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白雪冬课题组,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刘忠范,北京大学研究员刘开辉合作,提出一种液相辅助两步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多孔光纤孔内壁上直接生长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制备出具有超高非线性的二维材料复合光纤。该方法解决二维材料前驱体在大纵横比光纤中传质不匀的问题,实现多种二维材料及其合金在不同种类规格光纤(空心石英管光纤和光子晶体光纤等)中均匀全覆盖生长,长度可达25 cm。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基于复合光纤的非线性实部和虚部分别进行应用研究:(1)非线性实部:光频转换应用研究。实验发现,二维材料复合光纤展示出较强的二次和三次谐波产生,相比于平面石英衬底上的MoS2样品,该MoS2复合光纤的非线性信号增强~300倍,损伤阈值提高3倍,传输损耗仅为~0.1 dB/cm。(2)非线性虚部:全光纤超快脉冲激光器的研究。将MoS2复合光纤用作饱和吸收器,完成全光纤锁模脉冲激光器的搭建和测试,具备超窄脉冲宽度~500 fs高重复频率~41 MHz等性能。
相关研究成果以Optical fibres with embedded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for ultrahigh nonlinearity为题,在线发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上,物理所博士后左勇刚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项目名称:昆明物理研究所少子寿命测试仪采购项目,项目编号:0653-254253A11003,招标范围:昆明物理研究所少子寿命测试...2025-07-14 14:58:10
-
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团队开发出一种全新的全自动机器人系统。该系统可以承担新材料的光电导性测试工作,并且可以大幅加快对新...2025-07-08 17:01:24
-
国内半导体真空泵企业北京通嘉完成5亿元融资,由北京新材料基金领投,多家机构跟投。资金将用于研发、市场拓展及人才引进。2025-04-10 15:49:59
-
近日,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海宁国际联合学院狄大卫教授和赵保丹研究员团队,成功研发出微米和纳米钙钛矿LED,其降尺寸过程仅造...2025-03-21 11:01:14
-
在本次展会现场,雷博科仪携五大优良仪器——AC200匀胶机、DM200-SE显影机、HP100-SE烤胶机、EC400有机-金属真...2025-03-18 15:11:24
-
2月12日,天准科技宣布发行9亿元可转债,资金用于工业视觉装备及精密测量仪器、半导体量测设备及智能驾驶控制器的研发及产业化。2025-02-14 14:26:19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chem1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