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凯氏还是杜马斯?聊聊定氮仪的那些事
2020年05月27日 13:27:02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8907

由于蛋白质对于人体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常用蛋白质含量作为营养价值评定的关键指标。定氮仪是常用的蛋白质含量检测仪器之一,可以根据样品中的氮含量计算蛋白质含量。定氮仪按照其检测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凯式定氮仪和杜马斯定氮仪两种。
【化工仪器网 行业动态】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以“脱水缩合”的方式组成的多肽链经过盘曲折叠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物质,含有碳、氢、氧、氮元素,也可能含有S、P等元素。蛋白质是人体组成的重要成分之一,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总含量占人体重量的16%~20%??梢运?,蛋白质就是生命的基础。
由于蛋白质对于人体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常用蛋白质含量作为营养价值评定的关键指标。定氮仪是常用的蛋白质含量检测仪器之一,可以根据样品中的氮含量计算蛋白质含量。定氮仪按照其检测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凯式定氮仪和杜马斯定氮仪两种。
两种定氮仪的发展历史
凯氏定氮法
凯氏定氮仪采用的蛋白质含量测量计算的方法叫做凯氏定氮法,这一方法早由丹麦化学家凯道尔在1883年提出。凯氏定氮法通过将样品在浓硫酸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转化为无机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吸收后再利用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后根据酸的消耗,通过公式计算出蛋白质含量。凯氏定氮法操作简单、耗费较低、结果准确,是经典的蛋白质定量方法。
杜马斯燃烧定氮法
杜马斯燃烧定氮法由法国化学家Jean Baptiste Dumas在1831年提出,虽然比凯氏定氮法早出现半个世纪,但由于其实验条件复杂,当时的设备难以满足要求,杜马斯燃烧定氮法的发展受到了限制。1964年,德国贺立士公司成功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杜马斯法快速定氮仪,让杜马斯燃烧定氮法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随着杜马斯定氮仪的不断更新升级,这一古老的技术重新焕发了活力,成为蛋白质的主要方法之一。如今在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杜马斯燃烧定氮法已经成为法定的氮/蛋白质分析方法。
二者均存在缺陷
相较之下,杜马斯燃烧定氮法的应用更为广泛,且分析过程只需3-8分钟,产生的废气主要为H2O、CO2、N2等,对环境危害小。但由于仪器限制,杜马斯定氮仪的称样量一般不超过2g。因此杜马斯定氮仪对样品的制样均匀性要求较高,在检测检测低蛋白质含量的样品时,准确性不如凯氏定氮法。我国国家标准规定:杜马斯定氮法仅适用于蛋白质大于10g/100g的固体样品。
定氮仪的发展前景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人们的需求正从”温饱“向”健康“转变,蛋白质成为了时代的宠儿。作为蛋白质含量检测仪器,定氮仪想要提高准确性、节约人工成本、提升工作效率,向自动化发展无疑是明智的选择。
目前,多数凯氏定氮仪已经放弃原始的玻璃仪器装置,可以与自动进样器配合使用的半自动/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更受青睐。杜马斯定氮仪凭借自身快速、环保等优点与全自动化的测定方式,逐渐在蛋白质检测领域崭露头角。
笔者认为,随着杜马斯定氮仪的准确性不断提高,在检测低蛋白质含量样品时与凯氏定氮仪的差距会越来越小。加上杜马斯定氮仪绿色环保的特性,在蛋白质检测领域会比凯氏定氮仪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中化国际拟收购南通星辰100%股权 高端化工新材料布局再升级
中化国际方面表示,本次交易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公司作为中国中化旗下材料科学核心平台的战略地位和核心功能,通过现有业务和标的公司核心产能...2025-07-29 15:00:51 -
2025年8月7日14:00,化工仪器网积极响应行业需求,特举办“第二届重金属及元素检测技术线上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及相关从业人...2025-07-29 11:06:58
-
预算5386万元!湖南省“材料谷”科创中心(一期)国产设备采购项目公开招标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计划采购86台材料检测设备,预算5386.4万元。2025-07-25 17:10:13 -
就在这个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国际标准ISO 6031:2025《特殊用途功能性填料 聚合物用纳米金刚石》。这是国际首个...2025-07-22 15:41:17
-
7月16日,重庆市布局打造的4大重庆实验室之一——明月湖实验室在两江新区揭牌,将为重庆新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25-07-18 09:46:37
-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2025年科研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发布招标文件,预算524.33万元。2025-07-18 09:46:02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