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推动行业发展 新版《红外人体表面温度快速筛检仪》即将修订
2020年05月27日 08:48:49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4688

红外测温设备具有非接触、快速、便捷、不发生交叉感染、可用于动态检测等优点,在现代工业和公共卫生领域使用得非常广泛,尤其是在禽流感、甲型H1N1型、冠状病毒感染等具有发热症状病例的初环节进行体温筛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红外测温是将物体表面发射出的红外线辐射能量转变成电信号,然后依据红外线辐射能量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温度相对应的原理,根据转变成电信号的大小确定物体的温度。
【化工仪器网 政策标准】体温计是一种常用的仪器,在我们日常的疾病诊断预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9年底,新冠肺炎的爆发更是让我们对体温计的需求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医院、社区、车站、机场、商场等公共产所及家庭,都备上了体温计。而为了预防传染,公共场合所用的体温测量设备,一般都是红外测温设备。
红外测温设备具有非接触、快速、便捷、不发生交叉感染、可用于动态检测等优点,在现代工业和公共卫生领域使用得非常广泛,尤其是在禽流感、甲型H1N1型、冠状病毒感染等具有发热症状病例的初环节进行体温筛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红外测温是将物体表面发射出的红外线辐射能量转变成电信号,然后依据红外线辐射能量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温度相对应的原理,根据转变成电信号的大小确定物体的温度。
目前,测量人体温度用的红外测温仪主要分为三类产品:耳温仪、额温仪、热像仪。耳温仪已有对应的产品国家标准GB/T 21417.1-2008,《红外人体表面温度快速筛检仪》范围则覆盖额温仪和热像仪。
但是,鉴于《红外人体表面温度快速筛检仪》已经发布实施了十余年,随着国内技术的高速发展,相关标准也有相应更新,原标准在内容、指标要求和方法上明显不足。标准技术内容老化,不能反映当前的产品需求和技术进步,不再适应产品生产和发展的需要,使得市场上产品性能指标良莠不齐,无统一的检验规范可依。本次疫情防御过程中,就出现了较多反映测温仪测量不准确,性能不稳定的问题,表明红外测温设备行业亟需一个新标准,以行业发展。
2020年5月15日,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示了《红外人体表面温度快速筛检仪》标准修订计划。公示内容指出,本次标准修订将参考相关标准,结合国内技术情况,对非接触式红外点式测温仪和热像仪两种方式测温仪的技术指标和测试方法进行更加明确具体的规定,并及时根据标准进行更新完善。
修订后的《红外人体表面温度快速筛检仪》,内容将包括红外人体表面温度筛检仪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外观与结构、标志和随机文件,并会对产品主要性能指标、试验条件、试验设备、试验步骤等要求做出规范。新版标准将适用于红外额温仪(计)、红外体温计(仪)、体温热像仪、红外筛查仪等产品。
《红外人体表面温度快速筛检仪》的修订,将为企业相关产品生产研发提供技术规范和要求,同时为国内各类检测机构的注册检验,监督抽查及型式试验提供技术依据,满足市场对红外筛检仪的需求,有利于国内产品在整体质量和性能上的全面提升,大大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产品的系列化,进一步保持与国外产品竞争的优势;有利于扩大产品市场份额,促进国产品牌的建立;也有利于国内标准化与接轨,维护标准体系的完善和完整性。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2025年度国家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任务清单,确定25家中标机构为307家工业企业提供节能诊断、产品碳足迹...2025-07-23 10:31:58
-
项目名称:上??萍即笱Ц咔搴焱馊认褚?,项目编号:2051-254111011952,招标范围:高清红外热像仪一套,招标机构:上海教...2025-07-22 17:05:12
-
国新办举办发布会,表示今年经济总量预计可以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超过世界排名第三的国家的经济总量。2025-07-09 16:12:47
-
项目名称:复旦大学高温红外辐射测试设备,项目编号:3109-254Z20253009,招标范围:高温红外辐射测试设备 1套,招标机...2025-07-03 14:39:13
-
南京大学王肖沐教授和王军转教授通过设计遂穿结光电场效应晶体管,创新地提出基于陡坡效应的光电晶体管,这一突破重新定义了光电探测器的灵...2025-06-12 14:31:57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