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基因测序技术为农业献力 海稻86耐盐基因被锁定
2020年04月27日 17:03:19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9127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一直以来,粮食都是保障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尤其是人口大国的中国,确保粮食安全极为重要。十八大以来,我国领导人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的大事,多次强调,在粮食安全问题上,要有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保证我国有稳定的粮食产量,储备充裕的粮食库存,进而稳定市场秩序。
【化工仪器网 时事热点】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一直以来,粮食都是保障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尤其是人口大国的中国,确保粮食安全极为重要。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的大事,多次强调,在粮食安全问题上,要有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保证我国有稳定的粮食产量,储备充裕的粮食库存,进而稳定市场秩序。
说起粮食安全问题,为我国的粮食产量无私奉献的袁隆平先生,相信每个人都有所耳闻。1960年,他意外发现了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开始了水稻杂交尝试。后来,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更新,我国的水稻产量翻倍增长,人们不再被温饱问题困扰。
据悉,由于水稻在幼苗、生殖和2—3叶期,十分容易受到盐分胁迫的影响,而且盐度的高低,会在渗透胁迫、离子毒性和氧化胁迫3个阶段影响水稻生长。所以,目前水稻的生长环境均为淡水环境,在含盐量高的海水环境中无法生长。不过,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海稻86”,这是一种可以生长在海水环境中的稻类。
海稻是农业科学家陈日胜在1986年发现的。当时,他收下种子进行仔细繁育,将海稻种子延续至今。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海稻耐盐、耐淹能力强,是一种特异的水稻品种,其中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并建议国家对海稻资源进行?;?,并支持开展这方面的系统研究。
近日,据科学日报了解到,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稻种?;び胍糯牧佳芯孔?,成功锁定到“海稻86”的耐盐相关基因。该小组发现,在盐土的环境条件下,“海稻86”品种的幼苗期就表现出了比淡水稻品种更高的耐盐性,经过遗传分析,显示为对盐敏感的显性结果。
实验过程中,该小组采用了基因测序相关技术进行研究。他们利用“海稻86”与云南粳型水稻的样本,进行了分离群体的分组分析法测序分析。为了进一步缩小范围,研究人员还使用到了分子标记法,对其进行数量性状基因座定位,获得了一个对表型贡献率超过60%的主效数量性状基因座,并将其命名为qST1.1。
接着,研究组在这个发现上进一步深入研究,通过表型证实qST1.1确实与“海稻86”的耐盐性相关联,而且具有较高的产量和品质。这一新的研究成果,对水稻的耐盐机理进行了解析,对我国新的耐盐水稻品种的培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信不少读者会疑问,为什么改善水稻的耐盐性这么重要,我们国家的粮食产量不是已经够了吗?事实上,在范围内,至少有6%的土地受到盐分的影响,而浓度为50毫摩尔/升的盐水,会使众多水稻品种的产量减半(数据来源科技日报)。因此,提升水稻的耐盐性,可使水稻在盐碱土地上也正常产出,还提高了盐碱土地的利用率。这对保障粮食安全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眼下,生物科技繁荣发展,基因测序技术不仅在医学健康方面提供着科研力量,还为生命起源探究贡献良多,现在,运用到农业中,为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也提供了巨大帮助。可见,基因测序行业的未来发展势不可挡,希望相关企业能够紧跟市场需求,开发出更佳的测序产品,为社会进步提供技术资源。
资料来源:科技日报、百度百科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预算360.755万元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采购第二批仪器设备
近日,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委托海逸恒安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采购单道移液器、电子天平等仪器设备,预算360.755万...2025-07-30 08:55:34 -
近日,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就“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2025年第一批仪器设备采购项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333...2025-07-29 18:48:19
-
本届研讨会主题为 “加强生命科学仪器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专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开创平台技术共享新模态”。2025-07-29 14:53:07
-
近日,韶关学院就“医学科创综合平台建设-设备与物资采购项目(二次)”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168.5498万元。2025-07-25 09:32:07
-
上海交通大学发布仪器采购意向,预算总金额15175.2万元。2025-07-23 11:39:27
-
近日,银川市公安局委托宁夏天泽众德招标有限公司就“ 银川市公安局2025年刑事技术重点装备采购项目”进行公开招标,项目编号TZZD...2025-07-23 10:36:02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