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石墨烯无标记追踪 质谱又有新应用
2020年02月27日 09:24:14
来源:仪器网 点击量:5145

作为新型的碳纳米材料,石墨烯这些年一直是材料学的热门,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能源环境、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但随着石墨烯从不同途径进入环境与人们的生活,其生物安全性以及潜在的生态风险也开始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化工仪器网 行业动态】作为新型的碳纳米材料,石墨烯这些年一直是材料学的热门,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能源环境、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但随着石墨烯从不同途径进入环境与人们的生活,其生物安全性以及潜在的生态风险也开始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有不同的研究指出,石墨烯可以在DNA、蛋白质、酶、细胞以及组织器官等不同水平上与生物体相互作用,引起健康风险。例如2013年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氧化石墨烯可以显著诱发小鼠的急性肺损伤。而且除了通过肿瘤治疗、生物植入等医疗方式直接进入人体,石墨烯还可以沿着食物链传递到高等生物体内,这也让追踪环境中的石墨烯成为研究石墨烯环境风险的重要方向。
作为构成有机物的基础元素,碳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与生物体中,这对石墨烯的追踪造成了巨大的背景干扰,使得检测和定量环境与生物体内的石墨烯极其困难。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通常是对石墨烯进行化学标记,例如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利用C14标记石墨烯以研究石墨烯在水稻内的富集、分布、迁移和转化过程。但是这一方法过程复杂而且成本较高,并不适合大规模应用。
近日,中科研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建立了一种无需化学标记的石墨烯定量检测方法。在商品化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中,由于制作工艺的问题通?;岷幸欢课薹ㄍ耆コ慕鹗粼又?,这些金属杂质的稳定性很高,不会随着石墨烯在环境中的迁徙而变化,因此可作为检测环境介质中石墨烯材料含量的标记物。利用该技术,研究人员检测了大豆苗中的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的分布并进行了原位成像,得到了新的研究成果。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是激光剥蚀固体进样与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联用的技术,利用激光束对样品进行烧蚀,使之气化后进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进行分析,是原位微区元素含量和同位素比值分析测试的主流技术。LA-ICP-MS主要应用于地球化学中锆石U-Pb同位素测年,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元素分布分析、环境和矿物样品分析等。石墨烯的检测与定量是LA-ICP-MS新的应用方向。这一应用在推动石墨烯环境风险研究的同时也扩展了LA-ICP-MS的应用领域。
技术对科学研究的推动不仅在于技术进步可以推进科学研究的深度,还在于拓展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不同领域的难题。很多时候研究面临的瓶颈不是因为现有的技术不能满足需求,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就如石墨烯的风险研究,当出现新的思路,利用LA-ICP-MS对金属杂质进行检测时,不仅降低了检测成本,还避免了化学标记法可能会改变材料性质的不足,使研究更容易进行下去。
对石墨烯潜在危害的认识越深入就越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石墨烯材料,在这一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日,浙江农林大学就“气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仪等仪器采购”项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410万元。2025-07-30 10:13:01
-
近日,由中国物理学会质谱分会设立的“质谱优秀青年人物”经过预审、通讯评审和终审等程序,完成了评审工作。2025-07-29 14:56:33
-
2025年8月7日14:00,化工仪器网积极响应行业需求,特举办“第二届重金属及元素检测技术线上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及相关从业人...2025-07-29 11:06:58
-
辽宁中医药大学计划为解码中医-中医药科技创新综合能力提升工程设备更新项目采购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联用仪等仪器设...2025-07-29 10:13:55
-
近日,中国科学院就“中国科学院2025年仪器设备部门集中采购项目(第二批)”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435万元。2025-07-29 09:26:16
-
市场数据丨超10亿!头部品牌占65% 2025年上半年质谱仪中标数据盘点
据化工仪器网所统计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的采购总数量为469套,采购总金额为10.7亿元(107016.127679万),平...2025-07-28 15:54:55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